2025年4月11日,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《2025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》,基于28个热门留学国家的一手数据,首次推出「留学国别环境指数」,涵盖质量与就业、安全与成本、信任与合作三个维度,下设25个二级指标,对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地进行了多角度综合评估。
本篇结合报告信息,带你速览几大热门留学目的地的最新动态。
英国
英国凭借世界顶尖名校的学术声誉、稳健的签证与就业支持、丰富多元的奖学金项目以及庞大活跃的国际学生群体,持续稳居全球留学热门目的地之首。
学术资源:顶尖学府持续领跑
●全球排名稳固:牛津大学连续9年位列《泰晤士高等教育》世界大学排名榜首,剑桥大学稳居全球前五。
●交叉学科崛起:剑桥大学新设「人类社会生物科学」、帝国理工推出「医疗机器人与AI」等20个前沿领域硕士项目,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深度绑定。
截至目前,已有超过130所英国院校接受多邻国英语测试成绩,为考生提供了更多语言证明渠道。
签证与就业:续航力强劲
英国的 Graduate Route 签证允许硕士及以下学历的国际毕业生毕业后在英居留两年,博士毕业生则可获三年签证,但目前尚无延长至三年的官方计划。持 Graduate Route 签证的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技术工签,对于STEM博士毕业生的年薪门槛可享受20%的折扣,最低降至£30,960,为高端科技与工程人才留英创造了更大吸引力。
申请动态:个性文书与黑马专业
● UCAS文书改革:自2026入学季起,个人陈述将拆分为三问答形式,每题至少350字符,总字符限额4000,但2025入学申请仍沿用旧制,为未来申请者争取了更多准备时间。
● 录取率动态:牛津大学本科录取率约16.0%,剑桥大学约21.2%;而部分院校开设的新兴交叉学科录取率普遍高于传统专业。
奖学金与人才吸引:Chevening 领衔
英国政府资助的 Chevening 奖学金自1983年以来,已培养逾60,000名卓越学者,覆盖160多个国家与地区,成为国际青年领导者网络的重要纽带 。此外,牛津的 Rhodes,英国研究与创新 (UKRI) 资助的博士培训项目,利兹大学、伯明翰大学等推出的专项奖学金等多元化奖助体系,为优秀学子提供涵盖学费、生活津贴及研究经费的全面支持。
国际生规模:多元共融的学术社区
最近几个学年,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在读国际学生总数达数十万人,其中中国、印度与尼日利亚为前三大生源国,非欧盟学生占比近八成以上,构建了多元、包容的国际学习生态。
政策与声誉:继续优化国际化环境
新任英国工党政府明确承诺保持 Graduate Route 签证,稳定国际学生信心,为英国高校注入新活力。众多头部名校的国际声誉与科研实力,持续吸引着全球学子赴英深造。
美国
最新《2025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》将美国的「留学国别环境指数」评为第四。
学术资源:科研生态持续领先
● 全球排名表现:麻省理工学院、斯坦福大学等8所院校进入QS 2025世界大学Top20,7所高校跻身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十。
●交叉学科扩容:覆盖工程、数据科学与公共卫生等领域,例如耶鲁大学新增「气候经济建模」、卡内基梅隆新增「医疗影像智能分析」等硕士项目。
● 2023财年,联邦政府、企业与高校共同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1088亿美元,其中联邦资金占比约55%,为国际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● 2023–24学年,美国在校国际学生数量超过110万人,创历史新高,体现出其高校对国际生的持续吸引力。
申请动态:录取竞争与专业适配
● STEM专业占比:2024年中国在美留学生中有半数以上选择STEM方向,计算机科学、电子工程等工科专业申请量同比上涨明显。
● 公立院校热度上升: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中西部院校本科录取率达50%,高于常春藤联盟平均水平。
签证政策:实习就业窗口解析
● STEM OPT延期政策:符合条件的STEM毕业生可在标准12个月OPT基础上,再申请24个月延长,总计可获36个月实习/工作许可。
● H‑1B工作签证抽签:2025财年两轮抽签后,独立受益人总选中率提升至约29%,较首轮26%有所上升。
● F‑1学生签证拒签率:2023–24财年F‑1签证拒签率达到41%,为十年新高,反映出部分国家和专业申请者面临更严格审查。不过,中国大陆学生签证过签率始终都在70%以上。
安全与政策警示:复杂态势下的备选方案
● 官方安全提醒: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对美国部分地区发布留学预警,建议小伙伴们关注教育部及驻外使领馆的正式公告。
● 州际差异:数据显示,西海岸与东海岸部分城市的留学预警次数相对较多,而中西部和五大湖地区相关预警次数较少,申请者可据此参考相关官方提示。
加拿大
在「留学国别环境指数」中,加拿大位列全球第三。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、相对友好的移民政策以及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,持续吸引着全球学子的目光。
教育与就业:高性价比的学术选择
● 教学质量与就业方面,加拿大排名第五,高等教育体系在教学质量与就业导向上具备较强竞争力。
● 全球排名表现 :加拿大共有三所高校跻身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:多伦多大学,麦吉尔大学,英属哥伦比亚大学,显示其学术声誉与国际影响力
● 特色学科建设:圭尔夫大学新增「农业人工智能」、纽芬兰纪念大学开设「极地工程」等特色硕士项目,聚焦区域产业需求。
签证政策:配额收紧与流程优化
● 学签总量控制:为缓解住房与公共服务压力,2025年加拿大学习许可总配额设为437,000份,比2024年减少10%;其中,研究生配额约73,282份,其余面向本科及其它项目的额度则分配至各省和地区;硕士及以上学位申请者需提交省级证明信。
● 资金证明更新:自2024年1月起,除魁北克省外,申请人需提供至少20,635加元生活资金证明,涵盖学费及往返旅费。
生活成本:安全与经济的权衡
加拿大以高安全指数著称,是国际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地之一。然而,近年来,主要城市的生活成本显著上升,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有限,牙科和眼科等服务通常需自费,可能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。
实践与实习机会
加拿大高校的 Co‑op 项目为国际学生提供实践平台,四个月的工作期平均可获得9,000至21,500加元的收入,有助于缓解学费与生活费压力。
工签政策
2024年11月起,国际学生每周校外工作时长上限从20小时提升至24小时;硕士课程时长超16个月者可申请配偶工签。
专业竞争度
STEM专业申请量同比上涨明显,而食品科学、环境工程等冷门专业录取率高出18%-23%。
新加坡
在全球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新加坡凭借其卓越的教育质量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环境,成为越来越多国际学生的首选。
教育质量与学术声誉
●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,连续多年蝉联亚洲第一。
● 南洋理工大学排名全球第15,较前一年上升11位,科研投入与国际合作成果显著提升。
● 新加坡高校普遍采用英语授课,课程设置强调跨学科与实践导向,契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。
● 在新增前沿学科方面,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「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」硕士,南洋理工大学推出「可持续城市发展」等23个跨学科项目,课程设置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衔接。
签证政策与就业前景
● 新加坡教育部与人力部联合发布的政策指出,自2025年起,就业准证申请标准调整,最低月薪门槛为5,600新币,金融行业为6,200新币,以提升外国人才准入门槛。
● 新加坡2024年起发行电子化学生准证,获批后可直接在线查看,实体卡领取改为可选流程,审批周期缩短至15个工作日。
● 实习就业衔接方面,STEM专业毕业生可申请最长3年长期访问准证,期间可自由求职或创业。
● 含奖学金支持的研究项目聚焦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清洁能源等领域,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研究与实习机会,提升高校科研输出与人才留用能力。
留学生活与成本
● 根据各大高校国际学生事务处的数据,校外合租住宿月均花费在800至1,200新币之间,市中心及高校周边地区租金上涨趋势明显。合租公寓月均租金900-1,200新币,校内食堂餐费每日约15新币。
● 学费方面,公立大学硕士年均学费15-25万人民币,政府助学金最高覆盖80%学费。
● 新加坡政府推出能源补贴、生活津贴等临时预算措施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,但整体生活成本仍处亚洲主要留学目的地中高水平区间。
专业设置与入学门槛
● 商科、计算机科学、数据分析等专业申请人数持续增长,南洋理工大学2024年金融硕士课程录取率为7.3%,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申请量同比激增38%。
● 一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,如食品科技、工业设计、物流管理等,课程设置更具本地行业对接优势,吸引多元背景申请者。部分大学还有特色学科,譬如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新增「半导体封装技术」硕士,淡马锡理工学院开设「碳中和供应链管理」本科,填补产业人才缺口。
新加坡在教育政策、国际排名与科研协同机制方面持续优化,为留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和就业配套支持。